快速查詢

進階查詢查詢說明

現在位置首頁 > 系統資訊 > 常見問題

常見問題

【內容】系統資料內容為何與原書紙本書寫的不同?

  • 發布日期:101-06-04
  • 發布單位:臺灣史研究所
  • 更新日期:110-08-11

為提升檢索與年代軸瀏覽的完整性,本所於著錄時,有以下規範:

  • 除人員姓名外,其餘欄位內容著錄時,以現今中文慣用字為主
    各年度紙本中,對於日文漢字的正體字、異俗體字之寫法多有不同,而日文漢字與現今中文慣用字也多有差異。因此,本所於著錄時,原則上以目前中文慣用字為主,如:敎諭→諭、臺灣中央衞生會→臺灣中央生會、恒春→春、鵞鑾鼻→鑾鼻等。
  • 日文中重複前字的習慣用法,以完整書寫的方式呈現
    日文書寫中,「踊り字」是為表示重複前一漢字或假名的習慣用法,原書紙本中曾出現「々、ヽ、ゝ、ヾ、ゞ」等寫法,如:「集々」、「暖々」、「佐々木」、「前田すゞを」等。本所於著錄時,針對疊字部份,以完整書寫的方式呈現,即:臺中州集集公學校、臺北廳暖暖公學校、佐佐木久雄、前田すずを等。
  • 日文中的變體假名,以其所對應之漢字表示
    戰前日文平假名並不只有一種寫法,明治33年(1900)雖因施行教育令改正統一假名的書寫方式,但直至終戰,日常生活中仍有使用變體假名之例。原書紙本中,許多人員姓名便使用變體假名作為標記,且平假名與變體假名的書寫方式在各年度中,並不統一。因此,本所於著錄時,針對變體假名部分,以該假名相對應之漢字呈現,如「林可壽え」、「小宮山登能江」、「加須屋滿喜」等。

以上,為使資料內容逐步完善,若使用者發現有未修訂之慣用字,歡迎提出通報;若發現有任何需改正之處,也歡迎利用本系統所設計之勘誤功能,不吝賜教,謝謝。